蛋禽脱肛、啄肛现象在规模养殖场是最常见疾病。虽然每天的死淘率不很高,但由于其贯穿了蛋禽的一生,且不同批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养殖场普遍发生,给整个蛋禽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脱肛是指蛋禽产蛋后泄殖腔或输卵管不能正常地回缩而出现外翻,一部分留在肛门外。多见于开产后的初产期或盛产期,并多见于高产鸡、鸭、鹅、鹌鹑,发病率在1%-2%,也有的高达3%-5%。如果预防不及时,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大群上产蛋率也下降的比较多。
引起脱肛的原因是什么呢??
1、大群整齐度差
蛋禽在育成期由于饲养密度大,饲料采食不均,致使发育不良,大小不均。出现大个体采食过多,导致过肥,其肛门周边组织脂肪过多,弹性降低,产蛋时肛门外翻且难以复位而脱肛。小个体因营养不良,机体瘦小,体成熟慢于性成熟,鸡开产过早,腹腔压力大导致脱肛。特别是在鹌鹑和蛋鸡上这个问题比较多。
2、光照时间变化
光照是影响蛋禽性成熟的重要因素。蛋禽在育成后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在开产初期增光突然加长,会刺激蛋禽提早产蛋,因而开产过早出现早期脱肛。
3、日粮营养不均
蛋禽在预产期:蛋鸡、蛋鸭14周龄-18周龄、鹌鹑20-30日龄阶段,由于日粮中能量水平低,蛋白质水平过高,易造成初期蛋重大或双黄蛋增多,导致产蛋时强度翻肛或脱肛。日粮中维生素A、E不足,会引起输卵管通道、泄殖腔上皮角质化,使抗病性能下降而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
4、疾病引发脱肛
蛋禽在产蛋期因发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长期腹泻均会侵害输卵管、泄殖腔组织,导致输卵管黏膜润滑作用降低,造成肛门周围炎症,肌肉伸缩力减弱,润滑度降低,生殖道干涩,产蛋时努责,产蛋后难以复位,造成脱肛。
5、各种突发应激
蛋禽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若产蛋状态时遇到抓鸡、注射、免疫、换料、停水以及生人进入养殖舍,异常声音、颜色、飞鸟等都可引起大群惊恐,发生应激而使外翻的输卵管不能正常复位。
1、控制光照时间
蛋禽在育成期光照时间应控制在自然光照、不宜过长,开产后每周逐渐增加光照30分钟,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6小时,稳定不变。如果大群体重没达到品种要求时,则应推迟补充光照时间,并与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相结合,使蛋禽适时达到体成熟,促进顺利开产。
2、控制日粮营养
要严格按照蛋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这是保证蛋禽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重要条件。在预产期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在14.5%左右,初产期使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达到17%-17.5%,不会造成因蛋白质水平高,而出现开产时蛋过大发生脱肛。产蛋后期蛋白质水平逐渐降低0.5%-1.5%,并增加氨基酸、多维素及钙的用量,减少脂肪沉积。同时,为预防开产蛋禽输卵管通道和泄殖腔上皮角质化,可在饲料中加入精制鱼肝油粉,对预防生殖道炎症有良好的效果。
3.控制疾病因素
产蛋期要及时预防和诊治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泄殖腔炎似及腹泻病,扎实做好沙门氏菌病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
使用管通或者卵炎消或者杆治来进行预防输卵管炎和大肠杆菌的发生。
4、捉高体重均匀度
经常定期称重与调整大群是提高均匀度唯一有效办法。蛋禽在育成期坚持每两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偏离标准体重的大小,进行及时分群,使强弱雏分笼饲养。对体重轻的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并给予足够喂料量,体重超重时,应进行日粮10%的限饲。在每次喂料之后,必须匀料4次-5次,保证每只均匀采食。
加强日常管理在产蛋期防止大群拥挤,产蛋期鸡舍最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3℃-20℃,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温,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降低脱肛鸡的数量。
5、减缓大群应激
由于蛋禽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会影响其采食量、产蛋率及健康,严重时还会导致大群发病死亡。因此,平时要固定饲养员,并使光照、温度、通风、供水、供料、捡蛋操作等符合规程要求。在产蛋期调整日粮时不可突然改变,而应有1周过渡时间,要定人、定群、按时作息,不轻易变动饲养管理程序,鸡舍环境保持安静。避免产蛋状态鸡因应激而使外翻输卵音不能正常复位。若鸡群发生应激时要额外补充抗激肽和精制鱼肝油粉等起到增加抗体,促进生殖器管发育的作用。
【本文标签】 蛋禽、蛋鸡、养鸡、鸡脱肛、蛋鸡脱肛、鱼肝油、鸡用多维、鸡场、蛋鸡养殖
【责任编辑】韩老师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
400-6359828